管控優先的實用性村莊規劃方法的若干思考 ——以壽陽縣南燕竹鎮南燕竹村為例
引言
在鄉村振興與新時期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改革的時代背景下,現階段實用性村莊規劃的編制更加強調落實傳導與管控的要求,無論從法律層面,還是從實施建設與管理的主體層面,落實上位規劃并滿足政府不同部門管理要求是村莊規劃實施的前提與關鍵。
基數轉換:落實于管控的基礎
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過程中一直強調底圖底數問題,基數轉換是各級空間規劃以及村莊規劃的統一的底圖底數。基數轉換數據與三調數據所體現的、所包含的信息不同,三調國土空間現狀展示的是國土空間一定時間節點的建設實時現狀,而基數轉換后的底圖底數體現的是一定時間節點國土空間管理實時現狀。
三調國土空間現狀:建設實時現狀 基數轉換國土空間現狀:階段管理現狀
按照自然資源部和山西省自然資源廳的文件要求,基數轉換工作分為兩個步驟。首先進行分類轉換、歸并、細化用地,分別為一對一、多對一與一對多轉換,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對自然資源部門的歷年土地管理數據的整理,即歷史遺留問題梳理,具體包括三大類:一是已審批未建設的用地,二是未審批已建設的用地,三是因低效用地再開發、原拆原建等原因先行拆除建筑物、構筑物的原建設用地。
現狀基數分類轉換規則
根據基數轉換管理數據,南燕竹村的各項歷史遺留問題除了已審批未建設的用地以外,還有三調建設用地調整為非建設用地的未審批已建設的用地,分析在規劃當中是否保留,為規劃布局調整打好基礎。此外南燕竹村歷史遺留問題整理重點還包括已拆除建筑物、構筑物的原建設用地。
劃定三生空間:實現分區分類管控
南燕竹村規劃通過三生空間的劃定,實現分區分類管控。劃定中,以雙評價為基礎,根據雙評價適宜性分析結果,判識生態保護、農業生產和村莊建設的區域,使布局優化有依據,同時落實上級規劃約束性指標和強制性內容包括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等。
守好底線:各類管控線的落實
在村莊規劃中,落實耕地保護、水利部門的河道治導線、以及文物部門的各類管控線,提出管控要求,是守好底線的重要內容。
在村莊規劃指南中,要求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根據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未經批準占用永久基本農田是違法行為,因此在村莊規劃中,不得隨意將占用行為合法化,違法占用的,應當在規劃中予以恢復。
建設空間管控:定規模、定邊界
國土綜合整治管控
圖則管控:定指標、定要求
本文來源:山西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公眾號
最后更新:2022-04-07 11:13:21